INFORMATION
读书资讯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读书资讯> 正文
读书资讯

对《十八堂课》的三个致敬

作者:张 同 来源:《阅读时代》2024年04期 浏览:5次 发布日期:2024-04-08 06:41:00

甲辰年春节期间,我忙里偷闲,读完了刘益善先生的新作《十八堂课》。这部作品是刘益善先生在武汉东湖学院开办人文系列讲座期间一部分内容的结集,涵盖了文学、历史、文化、读书、人生等内容。他以自己当编辑和作家的亲身经历,叙说了在研究、阅读、创作以及社会调查和人生经历中的诸多体会、见解和经验。这种体会、见解和经验是独特的、新颖的,然而又是朴实的、亲切的,娓娓道来的分享,让读者受益良多,如饮甘泉,深受启发。合上书本,我想起了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也想起了孔子的《论语》。在我看来,《十八堂课》不仅传递了写作的门道,也给读者解开了许多困惑,找到了想要的答案。这或许是一本好书的另一种功德。对这部作品,我有三个致敬。

一是致敬刘益善先生的良心写作。好作品不会烙上时代标签。纵观刘益善先生的系列作品,无论是其早期的诗作《我忆念的山村》,还是近年来创作的《中国,一个老兵的故事》,无不是站在“人民”的高度写作。用刘益善先生自己的话说:“我自己在写作时怀着良心,拥着良知,想着我的作品要对人类对世界有用,虽然成不了伟大作品,但要有用有益。”居于这样谦逊的写作出发点,写出的作品便可穿越岁月长河,让无数陌生的读者与之共鸣。2019年夏天,我们枝江作家协会在卫民园林举办了一次朗诵会,有一个上幼儿园大班的小女孩上台背诵了《我们在草地上数星星》。小女孩稚嫩的声音和她那轻柔的普通话,把诗的意境带给台下的观众,把他们带到一个浪漫而温馨的夜晚,也把我们带回到难以忘怀的童年。我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益善先生,待小女孩表演结束后,我走到她身边,问她为什么选了这首诗。小女孩说,是妈妈帮她选的,她的妈妈喜欢这首诗。我又问小女孩的妈妈,认识作者刘益善先生吗?那位年轻的母亲回答道,不认识,是因为在一份刊物上读到这首诗,觉得好就抄在笔记本上了。她常用这首诗来启发女儿的想象,无形中把这首诗所表达的美好也根植于女儿的童年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者和读者,隔着遥远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但因为作品,他们的心灵贴得如此之近,让人不得不感叹文学的神奇与魅力。“酒怕掺水,诗怕不精炼。”这是徐迟老先生在写给刘益善先生的信中的一句话,这对于现在部分“云雾派”诗人应该是一种很好的提醒。要想写出让读者能记住又能流传下来的诗歌,刘益善先生做出了榜样。

二是致敬刘益善先生的育人之德。刘益善先生在第四堂课里讲到的编辑的使命与爱心,不仅引发了我的共鸣,更让人深感敬佩。他说:“我们是社会主义的报刊图书编辑,除了必须坚持的党的出版物的原则外,我们还必须明确自己的使命。”这个使命,我想就是培育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在刘益善先生担任《长江文艺》主编期间,他培育的作家有的获得茅盾文学奖,有的获得鲁迅文学奖。有人打了一个比喻,说如果作者获奖时的笑是“僧笑”,那么编辑的笑则是“佛笑”。没有编辑精心推出,好作品难以在刊物上呈现。如此说来,编辑更高一筹。但刘益善先生在这一堂课中讲道:“作者愿意给你投稿,是信任你,因此,编辑要对所有来稿有一种珍爱意识。肯定地说,来稿中有大量的难以选用的废品,但编辑对这些稿件还是要认真地读,要想着这是作者呕心沥血写出来的,是别人的劳动成果,首先我们就要珍重这种劳动成果,再从沙里淘金,好的稿件有很多是从这些‘沙’里面淘出来的。要亲近作者,作者是给报社杂志社出版社投稿的人,是创作主体,是出版行业除编辑外的另一个重要主体,没有作者的写作,就没有稿件,就没有报刊图书,也就没有编辑。作者与编辑,是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作者是编辑的重要伙伴,编辑要与作者交朋友,要以诚相待,要平等,要尊重,要关怀,要像弟兄。只有这样,作者才能把好稿子给你,你的友谊与关怀,也能促使作者给你写出好稿件来。所以,编辑对作者的亲近,实在是十分重要的。编辑与作者成为终生朋友,友谊胜过弟兄的例子也是有很多的。编辑编发了作者的处女作或重要作品,作者会牢记在心,把你当作终生的老师。”这一段真是说到作者的心坎上了。正是因为刘益善先生对作者的真诚与尊重,才赢得了众多作者对他的崇敬与爱戴。每到新年,雪花一样飘飞的祝福都凝聚在贺年卡上,先生也有理由欣慰:“我觉得我的编辑人生很充实。”他在第十堂课《民间收藏的历史内蕴与文化意义》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国家收藏的丰富与贫乏代表了国家保存文化与历史的水平与高度。”可谓一针见血。透过这堂课的内容可以看出,先生对民间收藏是有深度的研究的。他说:“民间收藏是一种布衣之乐。虽说民间收藏中,还有许多人处在以兴趣为出发点的浅文化状态,与那种以雄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以研究某种文化为目的,以理性系统方法为手段的高层次收藏存在着距离,但民间收藏是藏宝于民,与国家收藏纳宝于库相辅相成,为民族、为世界保存历史保存文化,功不可没。”在民间收藏这片汪洋大海中,先生讲述了几个有趣的故事来阐述民间收藏的价值。每一个故事犹如传奇小说,然而又真真切切地在荆楚大地上存在。我相信了“人生比戏更精彩”。往深处想,还得功归于先生叙事风格的有趣与平稳。他善于运用来自民间的语言来呈现故事的原生态。这一点在第十三堂课《周宝生的田野文化》里有类似的表现。“村民们发现,过去工作队队员进农家,狗都要汪汪叫几声,现在跑的次数多了,连狗都对他们熟了,不再叫唤,还夹着尾巴跑到他们跟前欢迎他们。上门到户,一看粮,二看房,三看劳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五看有没有人病卧在床,六看有没有啥家当。”你看,有了这一系列的标准对照,扶贫就能精准施策,讲故事也就接地气。刘益善先生把周宝生的田野文化也是研究得透彻骨感有深度。

三是致敬刘益善先生的阅读之广。作为《长江文艺》的编辑、主编,面对海量的来稿,他要阅读;自己想读的书,他要阅读;作家朋友赠送的书,他要阅读……读书,是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阅读的人大多有这样的体验,即很容易进入角色,与作者一样感同身受。在这饱含着深情的《十八堂课》里,刘益善先生用他的阅读史为读者呈献了一把速读经典的钥匙,对于爱好读书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的礼物!刘益善先生用他的创作历程和当编辑的体会为读者打开了一扇写作的大门,对于爱好写作的人来说,每一堂课都是一道能提高写作水平的营养大餐。虽无缘在武汉东湖学院聆听刘益善先生的讲课,但有幸读到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十八堂课》,也倍感收获。在第六堂课《人生不可不懂文学》里,我读到了曾经摘抄过的熟悉的段落。一是中国当代小说家李洱说过的一段话:“文学让我们学会了说话,文学让我们心中柔软,文学让我们眼中还有泪,文学让这个世界不那么干燥。”二是明代廉吏杨继盛的《言志诗》:“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三是国学大师钱穆说过的:“不懂文学,不通文学,那总是人生一大缺憾,似乎比不懂历史,不懂哲学还要大。”刘益善先生在讲课中引用的这些经典,可谓百读不厌。读和写,像一对孪生兄弟,读多了就想写,写多了还是觉得想读书。在我看来,读和写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获得大奖,是什么呢?还是刘益善先生给出了一个答案:“诗人读诗写诗的过程,是一个优化人生的过程,可以养浩然正气,高尚人格,切实提高自身内在素质和精神境界。诗化人生,可使人淡泊明志,不断陶冶情操,自我悟道解惑。”

《十八堂课》,是一个用文学的珍珠串起来的玉盘,我也当一回民间收藏爱好者,将这个玉盘好好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