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最新阅读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最新阅读> 正文
最新阅读

每个人都是时代的标本

作者:林特特 来源:《 啄木鸟》 浏览:12次 发布日期:2025-01-23 10:06:00

我第一次见于姥,在一家星级酒店的餐厅。

她是我表妹的婆婆的母亲。那天,是我另一个表弟的婚礼,所有亲戚全部到场。于姥有些耳背,她坐在窗口,白发稀疏,精神矍铄,说实话,我们的交流仅限于问好、回应。

过了几天,我约妹妹吃饭。妹妹无意间告诉我,每年,她的公婆都要陪于姥回老家给两任丈夫上坟。出于捕捉故事的本能,我追问了于姥和两个姥爷间的情感纠葛。

 

 

简而言之,70年前,南方某铁路医院的护士于小梅与北方某铁路局的司马举行了婚礼,因传言于的叔叔是奉军的一个头目,司马的单位拒为二人开介绍信,他们没有领成结婚证,之后,各自婚嫁,又因不同的际遇都来到了陕西。20世纪90年代,于姥的第一任丈夫去世,鳏居的司马带着当年最终开出的介绍信登门澄清误会并求婚,于姥感动之余,和司马领了结婚证,此后,相伴十年。

我也在感动之余,写了一篇散文《结婚证》。文章两千多字,除了妹妹,我还和妹妹的婆婆孙阿姨聊过。让我动容的是,她叹息于姥的坎坷,对于姥的改嫁,毫无芥蒂,司马去世后,她和司马家的后人还有来往。

故事写完,过了两年,发生反转。2021年大年初三,妹妹告诉我,近九十岁的于姥身体有恙,怕熬不过疫情,告诉孙阿姨,司马才是她的亲爸。这消息如晴天霹雳,仔细想来,又合乎情理。

亲爸其实是后爸,后爸才是亲爸。

明知道孙阿姨不是亲生,却一生视如己出的第一任姥爷——孙姥爷,和明知道是亲生女儿,尊重心中的约定,始终不愿相认的司马姥爷;“两个爸爸都伟大”这句话,从春节到国庆,几个月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两个爸爸,尤其所谓“亲爸”孙姥爷的加入,新长出的内容,让故事超越了爱情。它变成一种讨论,讨论的是:面对大时代、面对个体无能为力的那部分,造化弄人,人如何应对。

是啊,如何应对?

写作过程中,我不断扪心自问,同样的事儿发生在你身上,你能做得更好吗?还有其他选择吗?当一切都失控,你能控制什么?你首先能保证尽最大努力做个好人吗?

我想起大学时,因一次选举导致的纷争,大家评价一个出尽风头的同学,“他人品有问题”。一位老师严肃地批评我们,不要随便给人下定义,不到关键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因为那可能就是一瞬间的抉择。

在这样的关键时候到来前,我起码能选择写好人,让他们温暖、鼓励、启迪我。

《亲爸后爸》给我的另一重启迪是:珍惜你身边每一个上岁数的老人,我们都是大时代的标本,八十岁以上的老人都是一部活着的现当代史。

于姥和她的丈夫,因职业缘故,经历了新中国铁路的发展年代,自然留下历史大事件的烙印;如奉军,如青藏铁路的建设,如麻风病的救治。

就在表妹告诉我“亲爸后爸”的秘密前,我刚在深圳卫视和得到(手机软件)主办的“知识春晚”上作为演讲嘉宾,分享了我和我奶奶的一段对话。

一次,我随口问我奶奶:“1950年,你在哪里?在干什么?”我奶奶令全家人大吃一惊地宣布:“1950年,婚姻法颁布,我是安徽阜阳地区第一个合法离婚的童养媳。”稍后,在我们你一言我一语,穷追不舍地提问下,竟拼凑出了我奶奶没向人提起也认为不值得一说的过往。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无数辛酸、心动、兴奋、心悸的时刻,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值得书写的片段。不用求远,和身边的老人聊聊天吧,启发他说一件最难忘的事儿,至今不相信会发生在他身上的事儿。

那些戏剧化的、搁在任何时段都成立的情节,蹚过特定年代历史的河,都像传奇。